Posts

Showing posts from March, 2009

盲流感

對於災難片一向情有獨鍾的我,最近看了一套名叫《盲流感》的另類災難片。故事講述一位日藉人士,在駕駛途中忽然眼前一片白濛濛,什麼也看不見,看過眼科醫生也找不著原因。及後,愈來愈多人得此怪病,患病的人都被隔離,關進一所廢置的囚室內。此時主人公為了照顧丈夫(該門看診的眼科醫生),「扮盲」混進囚室。故事就是以一個看得見的人,窺看人在恐懼下產生的變異。 由視力正常變為全盲本身已經非常恐怖,再加上在缺水缺糧的情況下,人性更會180度扭曲。囚室內分成不同派系,往後更發展成一派獨攬物資,演變成人性大考驗。為了生存,有人甘原犧牲身體作為交換食物的條件。到最後,主人公帶領幾個投緣的朋友出走囚室,驚覺原來外邊所有人都已變盲。 電影的吸引之處,在於有力地描寫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和人性鬥爭。導演巧妙地利用具壓迫感的拍攝手法,把觀眾帶到一個陰暗的世界。眼盲不是最恐怖,人性因利忘義,莽顧他人性命正正是電影要帶出的訊息。最令筆者感動的就是主人公對丈夫不離不棄和對別人的關愛。生活在一個沒有希望的世界,存在變得毫無意義;但因為有愛,絕望可以變成希望。

特膠正苦

接二連三有關特膠正苦出洋相事件,除了突顯膠正苦對特發事件的警剔不足,我想還是那班問責不負責高官(包括傻強、週一鑊及唐膠年)「真心膠」辦事模式令人O嘴。 先說傻強,迷債一事中,在垃圾會上竟然說對雷曼迷債的內容全不知情,究竟他是如何當上局長?至少看看報紙或問問老婆,了解一下什麼叫COD。扮傻過骨真係膠到冇朋友。 至於每週一鑊,近日的醫療事件,先有過期藥物,後有切錯睪丸(2 become 1),究竟那班年薪過百萬的醫院管理層在做什麼?俾過期藥兼斷錯症根本不是一個醫者行為,每次看見週一鑊,頭鑩鑩回應傳媒,其實他應該自動消失,自己好過一點,大家也好過一點,至少唔怕去完正苦醫院身體少0左一部分。還有紅酒大少唐膠年,話人地講粗口,自己講過「條條fing」又唔算數,凸首講「鳩噏」變「鬥噏」又有人出來解畫,Yo講粗口,駛咩驚呀。 最最最硬膠就係為迎接北京奧運免費訂場,香港人對免費二字有抗奮症。唔駛錢喎,硬係訂左先,結果一班平時運動開既人就冇得運動,唔做運動個d訂個場黎嘆冷氣。我想問,點解又唔迎接殘奧呢? 審記阿大退休前亦道出一問題,就係政府既外判同合約制降低正苦服務質素。莫講話contract,正苦工都要等3年又3年。嘩,試一個人要6年時間,試問一個人又有幾多個6年? 特膠正苦,可唔可以膠少陣?

港男女

無記這兩星期有關「港男港女」新聞特輯引起極大回響。尤記得當年修讀王建元教授的文化研究理論,他劈頭第一句便說:「如果你仲以為呢個世界有男女平等,你唔應該黎上呢堂」。男女永遠都不會平等,例如什麼「男兒有淚不輕彈」就說明了男士在心理上要比女性堅強;但生孩子的十級痛楚就只有女士才能體會,造物主就是這樣奇妙。 港男與港女,都是異性互相指摘對方下的新名字。因為世界上白雪公主和白馬王子幾乎已經不存在,形成港男的北上尋歡,港女老蘭搵仔的怪異局面。其實港男與港女,說穿了都是因為香港祟上拜金主義所致。在Money is God的社會裏,有錢自然有面有地位,人望高處似乎又是人知常情。香港男性無論在教育水平、工作地位等都被女性趕上,甚至超越,漸漸地,男性喪失了應有的能力,到最後只能悲功屈膝,或者在虛疑的世界尋找摯愛。香港的女性,在權力和經濟實力與日俱增的情況下,很明顯就會提高擇偶條件,至於不會做飯做家務,我想都是因為外傭普及化的後遺症,男士也一樣。因此,所謂的港男港女,其實都是香港年輕一代的一些特徵。我相信,學會包容體諒,欣賞身邊的另一半,真愛一定會出現。

佐賀的超級阿嬤

Image
最近翻看一本出版了一段日子的叢書,名叫《佐賀的超級阿嬤》,這是一本笑中有淚的書。書中描述日本在二戰後,一名叫洋七的窮小孩真實故事。由於洋七的媽媽未能照顧兒子,故把他送到年屆六旬的外婆處照料。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,莫說是日用品,就連吃的也不夠。阿嬤動動腦筋,在家門前的河道裝上以魚網,目的是把從上游,菜店洗菜的剩餘物資拿下。聽起來好像不太衛生,但有時店員會不小心掉下蔬果,因此洋七每晚都會有意想不到的菜餚。有時候家中真的連吃的都沒有,好不容易才撐到天亮,阿嬤竟然說:「早餐昨天不是吃過了嗎?趕快去上學,學校有午餐可以吃!」 阿嬤的智慧不僅如此,面對成績平平的洋七,總是會多加鼓勵。好像洋七在考試中有幾科不合格,阿嬤會安慰他說:「加起來不就是合格的分數嗎?」又例如洋七英文不好,阿嬤會說:「你就在答案紙上寫『我是日本人』。」洋七回應:「可是,我也不太會寫漢字。」阿嬤便說:「那你就寫『我可以靠平假名和片假名活下去』。」洋七再追問:「我也討厭歷史……」阿嬤答道:「那就在答案紙上寫『我不拘泥於過去』。 面對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,我們每天都在惶恐下生活。翻開這書,你會發現即使在更艱難的環境,只要保持心境開朗,苦日子也會變輕鬆。

喪笑

Image

被忽略的一群

Image
近日在荷李活道前已婚警察宿舍所舉行的「想創日」,獲得一致好評。活動不僅為本土保育帶來一絲曙光,亦造就了藝術發展。裝置藝術家的作品固然得到各界欣賞外,那些以保育為名的政治人物亦因是次活動賺得不少政治本錢,可謂各取所需。可是,把中央書院遺跡發掘出來的考古學家們,社會似乎沒有給予過丁點讚賞,甚至漠視了他們的存在。 在香港這個商業社會,從事人文學科的工作只會換來奇異的眼光。在香港從事考古這份職業,在一般人眼中更加是匪夷所思。尤記得初次進行考古,被旁觀的人稱作「師傅」,因為在他們眼中,我的衣著及動作跟一個地盤工人沒有兩樣。但我總覺得,每一份職業都是可敬的。當我親手發掘出文物,彷彿與歷史有了真實的接觸,那種喜悅和興奮的心情就是我工作的最大動力。在是次的活動,集中力都放在保育發展的話題上,但想深一層,如果沒有考古學家的一雙巧手,百多年前的遺跡恐怕仍長埋於土裏,或被接著的工程破壞。 當閣下參觀博物館或古蹟時,看見出土文物和遺跡時,不妨想想一群為人類歷史作出探索的考古學家們。他們所作出的貢獻,除了應該得到一些基本尊重之外,他們最想聽見的,就是一句「謝謝」。

《一百萬零一夜》

近期大熱電影《一百萬零一夜》,又再一次說明只要有好的劇本,在沒有名牌影星下也會叫好叫座。故事講述印度一名沒受過教育的窮小子,在電視節目《百萬富翁》過關斬將,解答連專家也未必懂的問題。他之所以能夠解答問題,原因是他前半生的經歷,正好是問題的答案。 電影的特別之處,就是導演把十個小故事串連在一起。十個故事看起來好像各不相干,但其實正正構成主人公艱苦的童年及青年時代。在生活無憂的香港,看這電影會發覺原來我們是多麼的幸福。電影另一吸引之處,就是對真摰愛情的描述。縱使生活逼人,主角對愛人的思念仍堅決不疑,一段在現實世界難以尋覓的愛情,難得編劇有勇氣寫進劇本,現在流行的即食愛情,似乎給這套電影比下去。電影的癥結,在於主角對金錢的不屑態度。一個生活在赤貧邊緣的人,居然可以為真愛放棄財富,這是超乎現實卻是老生常談的「戲穚」。 現在的社會,似乎都被經濟不景的陰霾罩住,大多數人對前景都抱悲觀消極的態度。但有時候,身邊的一些東西比財富更重要,關鍵在於一個人的取捨。《一》是近期值得一看的上佳電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