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s

青春

Image
  赫 然 發現一張中學時代的舊照,一算已 經 超過三十年。照片中一式一樣的髮 型 倒是令人懷 念 。照 片 中的十二位老同學,如 今 聯 絡 的只有兩三位。人生的離合聚散,令人傷感,但也令人娼嚮 往 。曾 經 天天走在一起的小伙子,如今各有家室,工作上也各自各忙 碌 。值得高興的是,我 們 幾個相熟的偶 然 也會出來吃吃喝喝,回味昔日少不更事的點點 滴滴 。   如今,大家都在討生 活 ,照 顧 家人。朋友之間的感 情 ,雖 然 沒有昔日的熾 熱 ,但細水長流,一聚頭又回到那時大吵大鬧的模樣。

我喜歡的余華

  首次接 觸 余華的作品是《兄 弟 》,他的作品吸 引 我的原因是因為主人公的遭 遇 或多或少是作者的側寫。對於不了解中國大陸在改革開放前後的我,看畢余氏的小說會有很大得著。 余華的早年生活也非常富戲 劇 性,父母均是醫生,自己卻愛上寫作,但早年卻被送到衛生學校學習,從事了多年牙醫,輾 轉 下才從事寫作。余華的小說對人性的描 寫 很真 摰 ,用詞也沒有刻意修飾 , 讓人有追看的衝動。當一個作家難,當一個成名的作家更難。要在生活與夢想之間周 旋 並非易事,我希 望 余華能夠筆耕不斷,滿足一下如我這樣的讀者。

人到中年

  最近這陣子工作上剛調了新崗位,由一個已 適 應的工作環 境 轉至另一個。雖 然 常說「變幻才是永恆」,但人到中年,職場上的改變,尤其是工作、人際關係等, 適 應力已 經 大不如前。自問 適 應能力普 通 ,能 夠 最快減少焦 慮 就是投入工作。然而,由於新工作的價域對我來說就是要花較大的精力及時間去完成,再加上能力所限,很多時都只能靠過往的經 驗 去拆解。   畢 竟 ,在現 在 的環 境 ,能 夠 保住飯 碗 已經是萬幸。努力工作也受限於能力,希 望 能 夠 盡快找回節 奏 ,生活與工作上取得平 衡 。

我想身體健康

最近去了做一些基 礎 的身 體 檢 查, 發現自己成為「雙高」人士。以前總覺得高血壓和高膽 固醇 離自己很遠,殊不知已 經 成為了高危人士。由是,我開始嘗 試 規 範 自 己 的飲食,開始做回運。始 終 年紀開 始 漸大,身體機能下降是事實。能夠做到「優雅地老去」並不容易。話說回來,當了解到其實我們的人生只是借來的時間,意思是不知到何時何刻離開塵世,能夠好好活着珍 惜 每一天已 經 是對自 己 的一種交 代 。

順勢而行

多年後首次遊歐,所到之地由天氣、境點甚至食物也不似預期。同行家人更因天氣寒冷病倒,變成在酒店旅行,我們每天在酒店的時間比外出要多。最後一天更因航班延誤錯過回航班機,行李拿不了要到外邊酒店宿一宵,似乎要訓練我和家人如何應對突發事情。 但錯有錯著,多出來的一天到了另一國家遊玩,雖然只有短短數小時,過程可以說是皆大歡喜。在機場洗澡也是活了幾十年第一次,這種感覺也是相當有趣。「既來之,則安之」是大道理,準備充足也敵不過突如其來的事,做人做事也是如此。

釋懷‧看破

電影《破 ‧地獄》獲得一致好評,以生離死別作為題 材 不單打破了商業片的法則,也喚起了都 市 人對死亡的看法。死亡是人類的最後及必經階 段 ,誠如主角黃子華說出:「人一出生就是在倒數」,能夠活得精 彩 ,不枉此生是人生的重要課題。面對死亡,不同年齡不同職 業 會有不同感受,然而面對至親的死亡,那種悲痛只有時間才能令人 釋懷。如何看 待 死亡,沒有一套準則,也沒有對與錯,尊重生命,珍 惜 眼前是人是老生常談,也是知易行難。 *與女兒看了此電影,也感受到父女之間應多溝通。

猜垃圾

小時同學們踢足 球 時,在揀 選 隊員時多數會以「猜拳」方法決定。通常球技 越 好的人會率先被 選 ,像我這些沒有球技,身體也不是特別強壯的通常都是到最後才被揀入,我這類人稱之為「垃 圾 」,猜垃 圾 就是不情願地把我這些人送走,好讓球賽快些進行。   職場上也有這種猜垃 圾 的文化,每當職 員 在某崗位工作一段時 間 後便需調任。能力 越 高的人通常都是爭奪的對 象 ,相反能 力 平平或表現一般便會被放到最後。然而,被定性為能力差的人當然心裡難受,但這也是職場上一貫的做法。人是多樣性,也沒有人十全十美。過往我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,但人紀漸大,似 乎 又不大在意。「垃 圾 」的定義,每人也不盡相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