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公司聘請了一位已退休的前高層來坐鎮,目的是要令即將開展的新計劃運作暢順。然而,前高層想法極多,亦把我們之前的想法全盤推倒。這種所謂Think out of the box 是領導人員自以為得意之作,他們滿腦點子,但當到了推出及執行階段往往逃之夭夭,然後在最後關頭出現指點江山,彷彿所有的榮耀皆屬於自己。最令人討厭的就是對你作的事全盤否定,方向正確只會在他的那邊出現。我不太清楚他們的心在想什麼,明明到了退休時候仍然要以皇者姿態出現。作為公司食物鏈的最底層,我們最希望是明哲保身。
近日,與同事談起一些翻譯上的問題,希望與大家分享。廣東話的「執頭執尾」普通話應怎說?這詞組比「雞毛蒜皮」高一個層次,英文亦有一個叫 Auxiliary service的字,但意思又似乎不太相同。其次,「跑腿」英文該說成什麼呢?又不是delivery person,也不是auxiliary personnel,想了很久也找不到合適的翻譯。 有些富有地方色彩的方言更很難譯成英文。如 「埋黎睇,埋黎揀」/「睇啱埋鏡拼拼」/「益街坊好過擺貨倉」/「要錢唔要貨」能否譯作(come and see for yourself/ take a look and have a try/ bargaining sale/ cut throat sale)?我就覺得英文很少用上這類表達方式,頂多一句 “Can I help you”已經足夠。但每次走進店舖,店員「例牌」一句「有咩幫到你」就顯得突兀。在中國人的社會,我們很少主動要求別人幫忙,除非到了緊急關頭,否則「有 咩幫到你」通常換來的都是無言或「你無咩幫到我」等。最有趣的,看見一間食店叫 “Curry in a Hurry”,不知漢語應叫什麼。 翻譯大家嚴復說過譯事有三難,達至「信、達、雅」才是最高境界。但當文字變得愈來愈複雜,連使用者也不明其所以,要翻譯成另外一種文字的確要花上一番功夫。
出來做事日子久了,遇到「職場仆街」機會愈來愈多。這些仆街有很多不同相貌,最典型的就是你老闆。當你把手頭上完成的工作交給他 / 她,發現有錯處會把之無限放大,沒有錯就從小處著手,什麼 spacing/margin/formatting/choice of word 。他們把自己變做一部打字機,或者化身一名教師。其實他們忘記了檢查錯誤是他們的責任,但係咪要把錯處無限放大?有咩就怪罪下面,仲要同你講「我咁高職位唔睇你 D 錯。」呢 D 「人灰」 ( 人渣都不如 ) ,平時你做到識飛都唔會讚你,但你一有錯就會係咁鬧。作為一個有前膽性既老闆,係咪要有遠大既目光?恫嚇下屬並不會因此令錯誤減少,至少我係咁。 面對複雜的問題時,往往會說:「我想聽下你意見先。」之後你講完一輪後,佢會話「你方向係啱,不過…」仆你臭街,收十餅八餅無建樹都唔緊要,可以可以扮得專業 D? 咁有見地點解要下面先解釋 ? 當你有問題想請示下佢,又會話「你睇睇人地點做先問我」,到你睇完研究完再俾新方案佢,佢就話「唔好老跟,要有創意先得。」這些仆街的生存意義,就是每天製造問題,利用自己擁有所謂既權力把你交的東西左改右改。佢永遠唔會同你講改既理由,呢班仆街覺得自己好叻。叻唔叻我唔識睇,只係知道呢型仆街最鐘意睇人仆街。 可能做得老闆就要做仆街,但人有好多種,老闆都有好多種。有權有勢通常都表面溫和,仲會關心下員工,令員工賣命幫你。最仆街個 D 就係有咩你自己死掂佢唔好煩我。我衷心祝福這些仆街早日找到自己的位置,你今日所作的仆街事,將來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