蝸居

國內大熱的電視連續劇《蝸居》在香港首播,適逢近日因樓市問題而引起的討論越趨激烈,不禁令筆者反思,居住是為了什麼?

人類文明的進化由始至終也離不開居所。由「逐水草而居」到成為村落,以至日後的城市都會,背後促成的原因都是因為人類追求安穩的生活。受地理環境所限,香港大部分人均居於幾百呎的斗室,住在上千呎的樓房已屬上等人之列。為了居住,我們往往要花上大半生所賺的工資。政府官員時常勉勵年輕人要腳踏實地,買樓房要按步就班,不能一步登天。但如果樓價已經到了一個完全不合理地步,而年輕一輩亦看不到前境,試問可以怎樣呢?年輕人腳踏實地,不投資買賣,只靠自身的勞力掙錢,又有否足夠的購買能力呢?有人會說買不起可以租,但如果居住在一個不屬於自己的地方,加上租金上升的壓力下,居住在裡面的人心裏是否快樂?

人類最初找尋居所的目的,是為了避免自然災害,漸漸成了聚落,文化因此得以承傳。樓房本來就是人的必須品,就好像食物一樣。正所謂豐儉由人,樓房的價值理應是由自由市場決定。但如果連最便宜的也買不下,或者只能租下替代品,生活究竟是為了什麼?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譯事三難

兒童不宜

揭後語